名人名家
灵山宝塔陵园
常宝华,1930年12月出生,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,中国共产党党员,国家一级演员,享受政府特殊津贴。1951年拜相声大师马三立为师,历年来创作(包括合作)相声、小品、快板等形式一百七十多篇,全国各报刊发表五十余篇。授业徒弟包括:赵福玉、牛群、包长春等。退休后仍继续进行创作、撰文、著书、教学。曾参加相声、小品、话剧、电视剧等演出。
荣誉记录
961年创作和演出成绩显著荣立三等功。
1962年赴西藏演出达几个月并创作《学藏话》、《兵站之家》等作品,创作和演出成绩显著荣立二等功。
1964年创作并
1977年合作并演出《帽子工厂》、《狗头军师张》参加全军第四届文艺会演获创作和优秀表演出相声《说洋》参加全军第二届文艺会演获创作和优秀表演奖。 演奖。
1978年创作相声《四人帮办报》、《解剖》、《两张照片》《非砸不可》分别在全国、全军评选中获奖。
1980年全国曲艺短篇作品评选,相声《帽子工厂》获一等奖,部队荣立二等功。
1983年在长春市评选全国十大笑星,被评为十大笑星之一。
1992年创作相声小品《追溯》参加中国建设杯相声新作名家邀请赛特别荣誉奖。
1994年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中国曲艺荟萃获伯乐奖。
1995年参加第二届中国曲艺节演出《追溯》获牡丹奖。
符懋堃,字“亚轩”京东三河县大唐廻村人,曾任廊坊地区武协副主席,北京市通背拳研究会顾问。十二岁就投于“臂圣”张策门下习练习通背拳磋磨一生造诣颇深。当年张策赴宴,会友总带伯父前往,因而尽得张策通背精华,同时伯父为广学博取还拜前清头等扑夫“恒寿山”(大力恒)学习摔跤,拜太极名家许禹生学练太极推手,张策过世后又投于“打遍南七省无敌手”的"田瑞卿"门下续修通背拳后又得到行意拳大师尚云祥等人的指点,功夫越练越精。
顾平旦(1930.5―2003.9)笔名阿蒙,京人、延昌等。研究员。江苏省苏州市人。1951年毕业于国立社会教育学院(今苏州大学)新闻系,后又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进修三年。曾在共青团苏州市委、北京出版社、北京社会科学研究所、红楼梦研究所任团委书记、编辑、记者、资料室主任、国际红楼梦资料交流中心主任等。神州大学文物鉴定与保护系主任,中国作家协会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、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,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,中国楹联学会会长。
2003年9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,终年73岁。
主要成果
主要成果有:学术资料集《大观园》(修订本34万字),1990年华夏出版社出版;论文集《红学散论》(20万字,与曾保泉合作),1987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;《红楼梦大辞典》撰写园林、建筑、文史人物等部分的条目,1990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;主编《中国对联大词典》,1991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;主编《中华气功大典》1995年团结出版社出版;主编《红学稀见珍本丛书》(10卷本)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;参加了《红楼梦》新校本的校订和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》复校工作。此外,还于1997年编导了五集电视专题片《红楼寻踪――曹雪芹与红楼梦》(与蔡志翔合作),1999年北京电视台播映。1999年1月在神州大学创办了文物与保护系。
浩然,本名梁金广,祖籍宝坻县单家庄。因家庭贫困,父亲早年到唐山赵各庄煤矿当矿工,后举家前往落户。
1932年3月他出生在煤矿。父亲去世后,1942年他又随母亲投奔蓟县舅父家,在那儿与姐姐度过苦难的童年。13岁前念过3年小学、半年私塾,受到了中国民间文学和古典小说的熏陶。14岁即参加革命活动,当儿童团长。
1946年浩然参加革命工作,194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只有16岁。1949年调区委做青年团工作,并开始自学文化,立志文学创作,练习写作小戏、诗歌和新闻报导。只读过三年小学的他,边工作边苦读苦写,走自学成才之路。
1953年调通县地委党校当教育干事,后参加贯彻农村统购统销政策和农村合作化运动。近8年的基层干部工作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积累。他以“深入一辈子农村,写一辈子农民,给农民当一辈子忠实代言人”为誓言,在冀东和北京郊区农村做了50年艰辛的生活积蓄和艺术耕耘,成就自然是被世人公认的。
主要作品
代表作有长篇小说《艳阳天》、《金光大道》、《苍生》、《乐土》、《活泉》、《圆梦》、《春歌集》等。
6人已点赞